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5篇
  免费   1082篇
  国内免费   1232篇
测绘学   327篇
大气科学   1184篇
地球物理   1509篇
地质学   2623篇
海洋学   671篇
天文学   286篇
综合类   643篇
自然地理   54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河道DEM的建立是河道整治、河床演变的基础。以长江江苏段河道为例,对DEM建立过程中涉及到的高程数据提取、粗差检验、DEM生成等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为相关河道DEM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2.
基于PDA的移动导航系统的动态标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岩  文江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6,23(5):384-386,390
动态标注是移动导航系统传达导航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PDA移动导航系统的特点,围绕如何在导航过程中正确、高效地进行地图动态标注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于点状地物,提出了一种基于格网整体规划,分块注记的方法;对于线状地物,提出了拆分注记文本、投影标注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注记压盖和信息缺损等现象,同时还能保证在PDA导航过程中实时、高效地进行动态标注.保证了地图显示的可读性和美观程度,同时也保持了地图浏览的流畅性.  相似文献   
73.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cause of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MJO) bias in the High Resolution Atmospheric Model (HiRAM) driven by observed SST through process-oriented diagnosis. Wavenumber-frequency power spectrum and composite analyses indicate that HiRAM underestimates the spectral amplitude over the MJO band and mainly produces non-propagating rather than eastward-propagating intraseasonal rainfall anomalies, as observed. Column-integrated moist static energy (MSE) budget analysis i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MJO propagation bias in the simul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bias is due to the lack of a zonally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of the MSE tendency anomaly in respect to the MJO convective center, which is mainly attributable to the bias in vertical MSE advection and surface turbulent flux. Furthe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it is the unrealistic simulation of MJO vertical circulation anomalies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as well as overestimation of the Rossby wave response that results in the bias.摘要本研究评估了高分辨率大气环流模式HiRAM模拟的MJO. 结果表明, HiRAM模拟的MJO东传很弱. 我们通过计算整层积分的湿静力能 (MSE) 收支来诊断MJO东传模拟偏差的原因. 结果发现, MSE倾向相对于MJO对流中心的纬向非对称分布很弱是导致东传模拟偏弱的原因, 这主要是由MSE垂直平流和地表湍流通量的模拟偏差造成的. 进一步研究表明, 对流层上层MJO垂直环流结构的模拟偏差和MJO对流西侧的Rossby波环流偏强共同导致了模式的偏差. 本研究中指出的MJO传播模拟偏差的原因与之前基于多模式结果的结论不同, 这意味着要想了解特定模式的模拟偏差, 有必要对该模式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4.
本文分析了2012年唐山4.8级地震前,震中附近出现的短期原地重现线状集中分布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震、中-下地壳和上地幔高导层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短期原地重现线状集中分布感应电流的走向与中-下地壳和上地幔高导层顶面界埋深走向一致,认为其机理可能是深部热流体的上涌导致壳幔高阻体出现带有上拱性质的拆离滑动,深部上涌的热流体和高导层内热流体侵入高导层内电阻相对较高的地区,高导层出现短时间高导电流通道,当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扫描经过高导电流通道时,感应电流会呈线状集中分布于此,并基于趋肤效应分布于其顶面附近。由于重现异常是发生在震源下方中-下地壳和上地幔高导层的地震异常,且该异常不同于震源附近及其震源至地表的地震异常,因此对推进地震孕育与发生机理研究可能有一定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地震虽然主要位于重叠段的端部,但更有可能位于中-下地壳重叠段的端部,这一发现对日常震情跟踪中应用该异常确定未来地震位置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5.
76.
Bulletin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 The reinforcement ratio of central column member has remarkable effect on the seismic behaviour of double-box station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相似文献   
77.
The 2022 Menyuan MS6.9 earthquake, which occurred on January 8, is the most destructive earthquake to occur near the Lenglongling (LLL) fault since the 2016 Menyuan MS6.4 earthquake. We relocated the mainshock and aftershocks with phase arrival time observations for three days after the mainshock from the Qinghai Seismic Network using the double-difference method. The total length and width of the aftershock sequence are approximately 32 km and 5 km, respectively, and the aftershock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at a depth of 7–12 km. The relocated sequence can be divided into 18 km west and 13 km east segments with a boundary approximately 5 km east of the mainshock, where aftershocks are sparse. The east and west fault structures revealed by aftershock locations differ significantly. The west fault strikes EW and inclines to the south at a 71º–90º angle, whereas the east fault strikes 133º and has a smaller dip angle. Elastic strain accumulates at conjunctions of faults with different slip rates where it is prone to large earthquakes. Based on surface traces of faults, the distribution of relocated earthquake sequence and surface ruptures, the mainshock was determined to have occurred at the conjunction of the Tuolaishan (TLS) fault and LLL fault, and the west and east segments of the aftershock sequence were on the TLS fault and LLL fault, respectively. Aftershocks migrate in the early and late stages of the earthquake sequence. In the first 1.5 h after the mainshock, aftershocks expand westward from the mainshock. In the late stage, seismicity on the northeast side of the east fault is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regions. The migration rate of the west segment of the aftershock sequence is approximately 4.5 km/decade and the afterslip may exist in the source region.  相似文献   
78.
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MS6.0地震,震中附近的强震动观测台网获取了1 320组三分向加速度记录,对有效记录进行常规处理后计算出地震动相关参数,并利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得到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和拟加速度反应谱的空间分布图。结果显示,极震区与中远场的长轴方向有较大差异,地震动表现出沿断裂走向衰减较慢的特性。通过与常用衰减关系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了PGA和多个周期的拟加速度反应谱随距离的衰减特性,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PGA相比衰减关系预测值偏小,拟加速度反应谱相比各经验预测值呈现周期越大衰减变慢的特点,体现出川东南地区特有的衰减规律。最后分析了本次地震获得的最大加速度记录,进一步验证了局部地形和场地对地震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9.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油源断裂附近油气分布规律,在不同时期油源断裂输导油气通道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油源断裂伴生裂缝可能发育部位和地层脆性发育部位,识别其活动期输导油气通道。通过断裂填充物泥质含量和填充物输导油气所需的最小泥质含量,识别其停止活动后输导油气通道,二者结合建立了一套油源断裂输导油气通道演化形式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馅廊固凹陷大柳泉地区旧州断裂在沙三中-下亚段内输导油气通道演化形式的研究中,结果表明:旧州断裂在沙三中-下亚段内共发育4种输导通道演化形式,其中一直输导通道演化形式仅分布在F;断裂东部局部和F;断裂的东部端部;先输导后不输导通道演化形式主要分布在F;断裂西部、F;断裂中西部及东部和F;断裂处;先不输导后输导通道演化形式主要分布在除东部局部的F;断裂、F;断裂的中东部;一直不输导通道演化形式主要分布在F;断裂中部、F;断裂和F;断裂交界处及F;断裂东部。一直输导和先输导后不输导通道演化形式分布处或附近应是沙三中-下亚段油气成藏的有利部位,与目前旧州断裂附近沙三中-下亚段已发现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研究油源断裂输导油气通道演化形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0.
蒋忠祥 《地质与勘探》2022,58(5):965-974
近年来,新疆西准噶尔巴尔鲁克地区发现的苏云河钼矿、加曼铁列克得铜矿、石屋铜金矿等斑岩型矿床,为研究巴尔喀什斑岩型成矿带是否延伸至我国新疆西准噶尔一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其中苏云河钼矿是该区最大的斑岩型矿床,赋矿岩体为二长花岗斑岩,目前对于该含矿斑岩体的空间形态及规模认识不足。本文以西准噶尔巴尔鲁克山一带区域重力为研究对象,针对苏云河钼矿含矿岩体开展重力三维反演,从构造环境、含矿岩体、成矿年龄等方面对比分析苏云河钼矿与哈萨克斯坦阿克斗卡铜矿的相似性。结果表明,苏云河含矿斑岩体深部最长约9.4 km,最宽约3 km,垂向延伸超过2.2 km,直观展示了苏云河含矿岩体的规模及空间形态,巨型岩体的存在表明深部仍有广阔的找矿空间。此外,巴尔鲁克山一带的重力场反映了西准噶尔洋残余盆地的特征,证实该区在晚石炭世处于俯冲拉伸相关的岛弧环境,为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成矿带向东延伸到我国新疆西准噶尔一带提供了地球物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